金秋十月,正是各類農產品豐收上市的季節,南通農副產品物流中心蔬菜交易仍處全年頂峰期,日交易量一直穩定在1800噸以上,地產葉菜類隨著天氣轉涼種類豐富,但由于受天氣影響,價格波動較大。
記者采訪了幾家客菜類經營戶,都紛紛反映今年的客菜價格便宜。當前客菜品種豐富、產地多,大白菜、包菜、青椒、西紅柿、土豆、蕪湖椒、白蘿卜的日上市量都在400噸以上,7個品種的上市量就占據市場近四分之一的份額。
45歲的鹽城人程浩和他老婆一起在交易區賣菜,主要經營云南、壽光、蘭州等地產地直發蔬菜、反季節蔬菜。程老板告訴記者以前在百花市場,經營時間是深夜12:00,批發蔬菜的農用車7:00之前不能進市區,給批發蔬菜的商戶帶來了極大的交通不便。而現在市場搬到通農物流,車子直接下高速就到了,省去了去市區擁堵。
36歲的鹽城人楊毅和他老婆在交易區賣菜,主要經營全國各地的季節性直發菜品。分為北菜和南菜。北菜主要從內蒙古張北和甘肅蘭州發至市場。南菜主要從云南昆明發至市場。他告訴記者今年菜價總體不高,比往年低了很多。由于外地天氣惡劣,雨水較多,直發蔬菜在運輸過程中出現的損耗較多,尤其西紅柿、辣椒這種不易存放的蔬菜損耗最大。由于市場進一步擴大直發客菜區,楊毅在通農物流冷庫房囤積460噸北菜和南菜,讓市民能購買到價廉物美的新鮮蔬菜。
記者又隨訪了幾家地產菜經營戶,經營戶徐仁記主要經營東臺菜。他告訴記者現在時令蔬菜有秋葵、線椒、紅扁豆、白扁豆、豇豆、白蘿卜等。目前,地產菜供給量逐漸上升,原來賣9、10元/斤的地產豇豆現在只要3元/斤就能買到。徐老板告訴記者地產菜的價格主要根據當天的收獲量而定,量大了價格就自然優惠了。
眼下本地菜正處于換茬期,供應不穩定,好在通農物流組織大量客菜直發,擴大客菜直發區,豐富了市民的菜籃子,穩定了菜價。目前客菜占市場70%,地產菜占30%。為了更好地儲存蔬菜,發揮通城“大菜籃”蓄水池吞吐作用,通農物流在年初就啟用了一期4萬噸冷庫。據了解,通農物流于2015年開始建設蘇北地區最大的8萬噸冷庫,分為已建成的一號冷庫和在建的二號冷庫。冷庫業務員李毅告訴記者,目前蔬菜區很多經營戶都在冷庫儲存蔬菜,這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地產菜緊缺時帶來的菜價上揚。
在南通創建食品安全城市中,通農物流檢測中心對基地直發蔬菜、肉類做到“逢進必檢”,對不合格的農產品現場處置,每日檢測量600余次,檢測合格率達到98%,讓通城市民在買到便宜新鮮的蔬菜同時多了一份放心、舒心。(黨群辦 陳文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