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春節(jié)的日益臨近,水產、肉類銷售進入全年的高峰期,近日,記者從通農物流水產、肉類交易區(qū)了解到,春節(jié)前夕我市水產、肉類供應充足,完全能夠滿足通城市民對魚、肉的消費需求,除蝦兵蟹將顯身價以外,淡水魚、豬肉整體價格平穩(wěn)。
臘月二十八凌晨一時,通農物流水產交易區(qū)燈火通明,人頭攢動,農貿市場小販、超市進貨商正忙著稱重、裝車,賣家買家車輛在市場內外來回穿梭。記者看到,交易區(qū)的活鮮、冰鮮、凍品、貝殼、養(yǎng)殖淡水魚等水產品琳瑯滿目,品種多達100多種,基本涵蓋了通城農貿市場和超市所有的交易品種。春節(jié)前兩周歷來是我市水產品銷售的高峰期,而目前流通在全市80%的水產品均來自通農物流水產交易區(qū),水產交易區(qū)負責人曹益平介紹,隨著春節(jié)臨近,目前日交易量300多噸,較上周增長10.5%、較去年同期增長72.39%。
南通人除夕有用鯽魚燒經的習俗,記者在淡水魚區(qū)看到賣家車輛數有30輛左右,鯽魚、黑魚、昂刺魚等品種豐富,價格實惠,白鰱2.2-2.8元/斤、花鰱5.0-6.5元/斤、鯽魚5.0-7.5元/斤、草魚7.0-8.0元/斤、鳊魚5.0-5.5元/斤、昂刺魚7-13元/斤、黑魚8-14元/斤、白條9-13元/斤、青魚9-13元/斤,淡水魚交易量較上周增長28.3%,鯽魚增長50%以上。
海鮮區(qū)價格基本穩(wěn)定,小黃魚價格10-16元/斤、鯧魚20-50元/斤、鮮帶魚8-16元/斤、金鉤蝦16-26元/斤,春節(jié)前,黃魚、鯧魚、帶魚、泥螺等八個品種組裝的“八仙過海”海鮮禮盒熱銷,海鮮交易量較上周同期增長56.4%。臨近春節(jié),部分漁民收網回港,目前鮮貨量少,主要是浙江一帶的帶魚、小黃魚、金鉤蝦等,價格較凍品要貴。
節(jié)日里招待客人,餐桌上少不了蝦兵蟹將,由于今年螃蟹產量低,底價高,春節(jié)前價格達到頂峰,3兩公蟹50元/斤、母蟹85元/斤;2.5兩公蟹45元/斤、母蟹65元/斤;2兩公蟹32元/斤、母蟹52元/斤;1.5兩公蟹20元/斤、母蟹35元/斤。河蝦價格在20-100元/斤,對蝦價格處于高位34-44元/斤,白條蝦價格穩(wěn)定,銷量火爆,在14-26元/斤,蝦區(qū)交易量較上周同期增長25.9%。
天冷增肉欲,今年零度以下的低溫天氣時間長,豬肉交易火爆,加上春節(jié)百姓人家喜歡做虎皮肉、獅子頭(大肉丸),通農物流豬肉日銷量3200多頭,較上周增長40.4%,白條肉批發(fā)均價19.4元/公斤,分割肉均價22元/公斤。今年豬肉價格不貴,白條肉和分割肉較去年同期分別下降17.8%和15.2%。年關將至,養(yǎng)殖戶們紛紛拋貨出欄,市場貨源充足,供大于求,今年豬肉價格平穩(wěn)。
距春節(jié)僅有3天時間,通農物流水產、肉類交易區(qū)貨源齊備,作為通城最大“菜籃子”,通農物流檢驗檢測中心進一步加大對肉類、水產品的檢驗檢測力度,確保春節(jié)期間百姓餐桌安全,為全市百姓奉獻上一場年味十足、安全放心、紅紅火火的消費盛宴。(張林芳 施婧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