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地區種植菇類以冬菇為主,夏季一般很難吃到質量上乘的鮮香菇。這個現象,隨著南通與陜西漢中的深度牽手而得以改變。南通首次引進的漢中留壩鮮香菇于20日下午4時30分飛抵南通機場,通農物流華中菇業商戶李華中坐著冷藏車親自前往機場接菇。
21日下午,記者見到李華中時,他的手機響個不停,大多是關于留壩鮮香菇的業務。“沒想到這么受歡迎,第一批香菇進貨量788公斤,已經訂購一空,我打算以后按照兩天運輸一次的頻率進貨。”李華中告訴記者,留壩縣一年四季溫差大,適宜菇類種植,引進的鮮香菇屬于留壩特產。
李華中在通農物流內主營各類菌菇,生意一直不錯。作為南通地區首家引進留壩香菇的商戶,他是如何與之結緣的呢?李華中回憶,去年11月17日,以留壩縣縣長馬宏偉為團長的留壩縣政府代表團實地考察通農物流時,機緣巧合走進了華中菇業的店鋪,見其菇類銷量好,又是自產自銷規模化,馬宏偉等人當即介紹了留壩鮮香菇的特點。雙方一拍即合,決定展開合作。
貨源有了,市場有了,如何從漢中運送到1500多公里外的南通呢?留壩縣經多方努力,于今年8月9日,在漢中市“大交通”與電子商務協同發展推進會上與西部機場集團漢中機場有限公司簽訂了合作協議——留壩縣鮮活農產品將通過漢中機場搭乘最便捷的航空渠道,飛往全國各大城市。恰好,作為對口幫扶地區,從今年3月25日起,南通漢中兩地開通了直飛航線。按照協議,西部機場集團漢中機場有限公司根據留壩縣鮮活農產品的特點制訂最合適的空運方案,不僅運輸周期短,而且費用也較傳統陸路運輸方式得到降低。
“788公斤鮮菇,打個飛的到南通,總花費不到800元。”留壩縣康田公司總經理吳建海樂呵呵地說。“不到3個小時的飛行時間,架設起留壩農產品身價倍增的空中金橋,每斤香菇至少多增收1元以上。”航空公司方面表示,運輸費還可再優惠,且初步達成1萬元包月服務,即發往南通的航班專門為留壩農特產品保留一個機艙,每月至少可發16次15噸留壩農特產品。
位于秦嶺深處的鮮農特產品還有哪些?馬宏偉介紹,留壩縣有著豐富的農產品資源,如蜂蜜、白果、核桃、板栗、食用菌、土雞、生態豬肉等農產品,種植養殖都很規范,是能讓消費者放心的優質農產品。之前受制于交通局限,這些農產品囿于大山沒能走出去,希望借助通農物流這個大平臺,讓漢中優質農產品在南通落地,進而輻射到長三角地區。(黨群辦 李倩楠 蔬菜部 張麗)